你的位置:首页 >热点专题

改革进行时 聚力高质量

2024-04-20

改革进行时   聚力高质量

 

3月3日至15日,全国两会在京召开。本刊本期将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以及两会期间政府部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声音进行专题报道,供广大读者更好地学习领会两会精神。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取向

 

《政府工作报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放管服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审批事项应减尽减,确需审批的要简化流程和环节,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在全国推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使更多事项不见面办理,确需到现场办的要“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

 

政府部门声音: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表示,今年将加大失信联合惩戒的力度。下一步的措施将突出“三个着力”:第一,着力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使相关市场主体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第二,着力拓展守信联合激励,今年将重点完善“让守信者处处受益”的体制机制;第三,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对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

人大代表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财政厅厅长石建辉指出,政府采购连着政府和市场,是财政部门实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领域。政府采购要通过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工作流程、取消代理机构审批、降低供应商准入门槛、取消歧视性条款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他认为,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政府采购规则制定者、争议裁决者、秩序维护者的作用,通过完善创新机制、强化监督、优化服务,着力减少环节、提高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维护好政府采购市场秩序。要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引入联合惩戒机制,坚持用市场的方式解决市场中的问题。

 

减税降费

 

《政府工作报告》: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为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减低。

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作用。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亿元,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造条件。

 

政府部门声音:3月7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他指出,今年,除了实施年初已经明确的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免政策和全面落实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外,还将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这是今年减税降费的“主菜”。一方面,将注重突出普惠性,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到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虽然6%一档的税率没有变,但也将采取加计扣除的方式,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另一方面,将注重与税制改革相衔接。在降费方面,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到16%。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稳岗和社保补贴力度。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刘昆表示,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精心组织,坚持实打实、硬碰硬,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

3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在两会“部长通道”就减税降费回应社会关切。他指出,今年是一次实打实、硬碰硬、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规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近些年还是近几十年看,都是空前的。“今年的减税降费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导向精准,力减制造业、小微企业和工薪基层的负担,力促‘六稳’;二是规模空前,全年减税降费的总额近2万亿元,相比去年又增加了50%以上。单就减税一项而言,规模相当于今年预算安排的税务部门组织收入的10%以上。”王军表示,为落实好工作,税务部门要做到“四实”“四硬”,即政策制定要实,简明操作要实,宣传辅导要实,优化服务要实;信息系统要硬,数据账本要硬,检查问责要硬,改进完善要硬。

 

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聚焦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推动相关改革深化,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把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

 

政府部门声音: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就“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都是针对当期存在的问题、困难,要着力加以解决的政策。相信中国企业经过去年的锤炼,韧性更好、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更强。通过这些政策举措的落实,包括《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十大工作任务汇聚在一起,相信今年还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他强调,只要认真落实好“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这八字方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供更多高品质高质量的产品,不断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服务,国内市场会越来越强大,必将促进更好地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人大代表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3月8日在回答媒体采访时指出,河北在推进雄安新区的建设方面将创造“雄安质量”,建设“廉洁雄安”。他指出,创造“雄安质量”,需要建立雄安的“标准体系”,构建指标体系、政策体系等“质量体系”,融合土地、资本、人力、信息、技术等各方面要素,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雄安质量”的实现。与此同时,在下一步大规模开发建设中,坚持科学施工,加强全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努力打造质量工程、精品工程、廉洁工程,建设“廉洁雄安”。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杨贵平表示,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窗口期,必须用前沿科学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解决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困难提供“新燃料”,“只有主动拥抱新技术,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部门声音: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表示,2018年,我国营商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进步和改善。世界银行关于营商环境的国际排名,以北京、上海为评价样板,由78位跃升至46位。

人大代表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省长龚正认为,一个好的项目能否在一个地方落地,不只取决于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土地、减免税、其他资金要素的支持等,更取决于这个地方的环境、氛围,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地方能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能不能形成政策环境服务集成优势。他指出,要让“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山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认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营商环境的内涵要进一步深入,要从设立企业、获取施工许可、接入水电燃气等方面转向更深层次的知识产权的审批、保护等方面,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杨松指出,要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应加快修改《仲裁法》、培育行业协会,建立以仲裁为核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他认为,现行的《仲裁法》于1994年制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规定需要调整。同时,营商环境需要法治保障,但如果把营商环境纠纷的解决都落在司法上,司法会不堪重负,也不利于快捷、高效、低成本地解决纠纷。而建立以仲裁为核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将有利于企业在与政府部门发生纠纷时能获得公平的仲裁。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升级。保护产权必须坚定不移,对侵权行为要依法惩处,对错案冤案要有错必纠。要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

 

政府部门声音: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以“56789”(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的说法,肯定了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介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促进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方面下一步拟重点开展的工作:一是大力促进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二是要进一步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是要进一步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他介绍说,去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5.9%,较以前年份速度有所下降。但民间投资的增长幅度达8.7%,比整个投资增长幅度高出2.8个百分点。

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表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打开“进”的大门,提高“改”的质量,保障“在”的权益,畅通“退”的通道。其中,在重点领域混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在完全竞争领域混改,允许社会资本控股。推进所有的混改企业能够真正构建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平等保护各类股东产权和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各类股东按资说话、依股行权。既要让各种社会资本能够有序进入,同时也能够依法退出。

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要让法律成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护身符。他表示,今年最高法将在统一裁判理念、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排查督办和细心甄别、建构避免冤错案件的长效机制上下更大的功夫。他强调,今年最高法会紧盯三类案件:一类是合同诈骗罪、挪用侵占资金罪以及与民营企业家相关的其他罪名;二是异地创业、异地投资这类存在的“主客场”问题的案件;三是因为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领导更换而引发的一些案件。

3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在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过程当中,要坚持市场规律,精准支持,选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的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而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的支持。对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他认为,这是一个长期和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政协委员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要让混改真正成为民营企业的机会,把民企机制灵活的作用和国企央企“压舱石”的作用结合起来,为下一步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带来推动作用。混改过程中如何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南存辉认为最重要的是赋予民营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方法,比如建立起董事会决策、总经理负责、监事会监督等制度。同时,要建立起规范的、法治化的环境,用《公司法》的制度要求来落地,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进而带动民间资本,推动民间力量积极进入。

 

国企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等制度。依法处置“僵尸企业”。深化电力、油气、铁路等领域改革,自然垄断行业要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

 

政府部门声音:3月9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介绍了2019年国企改革工作部署,表示将在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等4方面开展工作,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国资委2019年的工作,肖亚庆将其概括为“一个确保”和“六个强化”:“一个确保”,就是要确保今年各中央企业所制定的积极进取的目标得以实现;“六个强化”,一要强化实业主业,不断提升中央企业实业主业的发展质量。二要强化改革落地,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三要强化自主创新,推动制造业加快升级。四要强化管理提升,努力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五要强化风险管控,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好沙盘推演和压力测试。六要强化职能转变。

3月12日,肖亚庆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推进央企专业化整合,增强竞争优势,同时将积极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

 

《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全国人大声音: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取代原来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资法》重点确立了外商投资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规则,突出了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和对公平竞争的强调,着重遵循和体现了“突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外商投资的主基调;坚持外商投资基础性法律的定位;坚持中国特色和国际规则相衔接;坚持内外资一致”等重要原则。《外商投资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通过公平竞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政府采购依法对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平等对待。”

政府部门声音: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外商投资法》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下一步会推出一系列有关法规和文件,让该法顺利实施。中国政府将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并且会推出新的负面清单,让外商投资的范围越来越大。此外,还将修改《知识产权保护法》,对侵权行为引入惩罚性的赔偿机制。

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介绍,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了1350亿美元(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增长了3%。同时,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增长了近70%。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方面,目前中方已与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1份合作文件。过去五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去年,中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56亿美元。宁吉喆表示,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在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领域推出更加开放的措施,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发布新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全面清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的对外资单独设置的准入限制。《外商投资法》(草案)立法通过后,将狠抓遵照执行。

3月9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外商投资法》确立了对外资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中国的投资环境更加开放、稳定和透明,外资将在中国享受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他指出,《外商投资法》明确了凡是对内资企业适用的所有优惠政策,外资企业全部能够享受,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具有完全相同的参与标准制定的权利,外资可以与内资一样公平参与政府采购的竞争,未来将不会再出现以前外资抱怨政府采购不能完全参与,中国制定的有关商品标准、服务标准、行业标准也不能完全参与等情况。

 

招标采购

 

《政府工作报告》:改革完善招投标制度……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

 

全国人大声音:3月9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介绍了财经立法的相关情况,表示将进一步探索完善立法工作的新机制,拟从今年开始对现行的财经法律开展评估工作。乌日图介绍说,根据《立法法》相关规定和常委会的要求,财经委拟从今年开始对现行的财经法律开展评估工作。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今年准备先选择《铁路法》《企业破产法》《产品质量法》《中小企业促进法》《招标投标法》五部法律,采取自评估、第三方评估、委托地方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开展评估工作。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使评估工作成为立法程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使评估的成果成为法律立、改、废、释的重要依据。

政府部门声音: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修订情况,并答记者问。郭玮介绍,“两会”期间,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要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系统整理汇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逐条进行认真研究,根据代表委员的意见,对《报告》进行了83处修改完善,篇幅增加了800多字,吸收涵盖了代表委员所提出的大部分意见,有的一处修改综合吸收了多位代表的多条意见。李克强总理对《报告》修改进行了审定,将修改说明提交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3月15日上午正式高票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修改较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方面。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四是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五是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方面。六是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方面。在合理扩大有效投资部分,补充了“改革完善招投标制度”。

3月7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将运用好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他表示,财政部将和相关部门一起对现有的一些办法做出调整。一是规定政府部门采购预算,至少预留30%的额度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同样的服务、同样的货物,要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设定一定额度来强化这种导向。二是对小微企业参与采购竞争时给予价格扣除政策,让它有竞争能力。三是拟建立预付款保函制度,如果小微企业有了订单,提供了保函,可以提前预付一部分货款。同时,积极推进减税降费,除了降增值税之外,还对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调整,5000万元以下、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在300万元都归为小型微利企业。此外,还将推动解决融资难问题,并继续安排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双创”升级。

人大代表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田春艳指出,虽然《招标投标法》中规定,采用最低价中标法,投标价格不得低于成本价。但是这一关键规定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严格执行,在实际评标过程中无法评判是否低于成本价,反而是单纯看报价,谁的报价最低就由谁中标,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她认为,在工程建设领域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需要破解三个问题:一是坚决处理资质挂靠的现象。建议进一步下大力度清理此类情况。二是建议在基础设施项目招标时,取消或者限制最低价中标法。采用更加科学的中标办法。同时加强监管,公正监管,完善追责机制,发现问题绝不姑息,计入信用档案,限制失信企业进入招投标市场。三是开放市场,打破地方壁垒。她建议,住建、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应多方努力,企业也应该加强自律,为工程建设行业创造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

人大代表议案: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雅萍提交了《关于完善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建议》,指出当前工程招投标领域存在着低价中标现象普遍与招标人权利受限两大问题,并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强化业主负责制。现行制度安排造成了业主权责不对等。建议把决策权归还给招标人。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担风险,让招标人承担项目最终责任,通过建立健全招标人重大决策的内部监控机制和行政监督部门事中、事后监督,使招标投标回归其本来面目,做到“重质量、重结果”。同时,行政监督部门要坚持法治意识,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一方面要组织清理各地各部门制定的限制招标人权利的规范性文件,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指导性文件,来引导招标投标的市场行为。

第二,杜绝低价中标。改革以价格为决定因素的招标和采购管理模式,实施技术、质量、服务、品牌、价格、信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评价,实现由“拼价格”向“拼质量”转变,提倡“优质优价、优质优先”。为防止投标人低于成本报价,招标人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成本价分析的具体界线,对明显低于成本价界线的投标报价,应要求评标专家重点评审。

第三,完善现行计价模式。积极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取代信息滞后、不能反映市场和企业成本的政府定额计价模式。在当前建筑材料价格、人工价格等多变、剧变的新形势下,建立应对实际市场模式的价格体系,才能使投资者达到预期收益,承包商获得合理的期望利润。

第四,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引导招标人采用工程总承包组织模式,能够引进竞争机制,促使竞争者对建设项目的有关规模、工艺流程、功能方案、设备选型、投资控制等做全面周密的分析、比较,重视项目投资的综合效果,用最经济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参加竞标。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政府工作报告》: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776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创新项目融资方式,适当降低基础设施等项目资本金比例,用好开发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落实民间投资支持政策,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政协委员提案:民盟中央提交了《关于加强PPP项目监管,优化政务诚信环境的提案》,就进一步规范PPP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一、转变投融资理念。以融资平台作为地方建设投融资的主导模式必须转型。应深刻理解PPP模式不仅是一种投融资方式,而且是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供给理念和模式的变革,社会资本方应牢固树立价值投资理念,摒弃“短、平、快”的投机心理,坚持合作共赢的投资理念。

二、健全法规和管理体系。加大立法保障力度,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先期对《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进行修改。不断规范完善管理体制,出台完善项目操作指南,形成对风险评价、政府合理承诺、绩效付费、退出机制、纠纷处理等的指导意见,简化项目前期审批程序,科学控制运营成本。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如PPP争议解决机制、风险分担和收益分配解决机制、动态管理与调节机制等。

三、加强诚信监管。完善PPP项目信息公开制度,财政部门等加强对PPP项目全周期信息监管。充分做好项目筛选和评估论证,严把入口关。强化PPP项目预算管理,健全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和预算绩效监管制度,专项列出PPP项目,公开绩效监管评价结果。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加强PPP项目政府失信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健全政府部门信用修复机制,加大惩戒力度,终身追责。

四、多措筹资强化金融支持。探索保险类资金投放的支持措施。顶层设计上,可探索基本养老保险的5%左右用于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放宽社保基金、住房基金投资领域限制条件。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在抵押方式上,可以考虑从以往以资产类抵押物逐渐转向收益类抵押物,鼓励项目公司利用排污权、收费权、特许经营权等质押担保贷款。放开融资渠道,允许银行贷款、委托贷款、股权、债券等作为PPP项目资金来源,尝试采用资产证券化(ABS)方式盘活存量基础设施。

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华彬集团董事长严彬在《关于加快推进绿色PPP项目》提案中建议,建立覆盖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机制,推动环保等产业由工程建设向服务运营转型,为加快推进绿色PPP项目提供良好的“土壤”。他指出,在绿色领域推进PPP项目,应在以强化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目标的基础上,重点完善投资回报机制,创新治理模式。

一是完善投资回报机制,释放环境资源价值。

二是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推动环保企业技术创新。

三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四是严格绩效付费机制,倒逼市场准入门槛提升。

五是借助绿色金融政策“东风”,推动绿色PPP模式和政策创新。

 

“互联网+”“大数据+”“智能+”

 

《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政府部门声音:3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中国经济要更多地培育新动能,需要抓好三个“+”,即“互联网+”“大数据+”“智能+”。“互联网+”的核心是万物互联,把众多需求和供给集合在一起,使老产业插上新翅膀,同时培育许多新产业;“大数据+”的本质是减少经济不确定性,改善资源配置方式,方便发现需求,会出现许多新风口;“智能+”的本质是在人的引领下,机器对人能力的补充、增强、提高,甚至替代,将其运用于各个行业会激发巨大的动力和动能。

人大代表声音: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建议,要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的法律级次和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要保证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信息必须公开。从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紧迫性与现实需要出发,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法》纳入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他指出,现行条例难以克服与全国人大制定的《保密法》《档案法》《公务员法》等上位法冲突并受制约的问题,实践中容易导致政府在主动公开信息方面存在不主动、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也容易成为政府部门不公开信息的借口。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2019年有望成为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的落地年。他建议国家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让人工智能服务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有两大重要发展趋势:一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们将进入以语音为主、键盘触摸为辅的全新人机交互时代;二是认知智能会得到规模应用,与行业知识深度融合,在各领域开花结果。

政协委员声音: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总商会副会长、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山认为,大数据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撑社会有效运行的战略资源和市场因素,对经济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不可估量,目前国内各地陆续出台保障数据安全、推动数据共享开放的地方性法规,已经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在国家层面推进大数据领域相关立法工作的条件已经日渐成熟,应加快推进大数据相关立法工作进程。(文章来源:《招标采购管理》杂志20193期)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官方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