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热点专题

2016年上半年MRI国际招标大盘点

2024-04-27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2016年第7期


核磁共振成像(Nucl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MRI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利用人体中遍布全身的氢原子在外加的强磁场内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发,产生核磁共振现象,经过空间编码技术,用探测器检测并接受以电磁形式放出的核磁共振信号,输入计算机,经过数据处理转换,最后将人体各组织的形态形成图像,以作诊断。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批准核磁共振机的商品化生产,并开始临床应用。我国从1985年引进第1台核磁共振机。2016年上半年MRI国际招标中标金额5.1亿美元,产品中标数量242台(套)(见下图)。

地区分布:

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位列第一,中标金额5397.4万美元,占总中标金额的10.6%;北京市居第二位,中标金额4666.5万美元,占比9.1%;广东、山东、广西、河北、湖南、黑龙江、湖北、陕西紧随其后,中标金额均超过2000万美元,占比合计63.5%。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已有20个省市地区MRI国际招标中标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

产品分类: 

在MRI磁场强度上,3.0T的MRI需求量居首位,其中标金额2.8亿美元,占总中标金额的54.7%,中标产品数量101台(套),占比41.7%;1.5T的MRI排在第二位,其中标金额、中标数量分别为2.2亿美元、135台(套),占比为44%、55.8%;7.0T和0.15T的MRI作为新生力量首次崭露头角,中标金额分别为257.8万美元、194.3万美元,中标数量均为1台(套)。

近几年MRI在磁场强度上面的变化十分明显。1.5T的MRI需求量逐渐减少,预计将慢慢退出国际招标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技术更成熟先进的3.0T、4.0T等高端型号,这反映出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市场对高端机型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供应商市场份额:

MRI国际招标制造商主要是GE、西门子、飞利浦、东芝、上海联影等企业。2016年上半年,GE、西门子、飞利浦三巨头合计占据MRI总中标金额的96%。

近年来,我国MRI国内企业进步较快,上海联影、沈阳东软、华润万东、江苏美时、鑫高益等品牌的多个产品已经取得美国FDA和欧洲CE认证,成功进入了全球市场。虽然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国内企业实现了系统化、规模化自主研发,产品的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产品价格下降了50%左右,有利于我国地市级医院MRI的普及化。(以上数据来自必联电子招投标平台)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官方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