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热点专题

创新驱动 技术赋能 推动新时代招标投标高质量发展

2024-04-17

创新驱动 技术赋能

推动新时代招标投标高质量发展

——记中国招标投标协会2019年会员单位交流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新时代招标投标行业高质量发展,1112,中国招标投标协会2019年会员单位交流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新时代、新技术、新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综合处处长何瑞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专家咨询组组长江军学出席会议并介绍有关情况。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会长任珑做大会致辞,副会长贾建华、李小林分别主持会议,副会长石国虎做会议总结,副会长吴强出席会议。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各部门、各大央企的463位中招协会员单位代表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江西省咨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协办。

    任珑会长首先做大会致辞并介绍会议主要议程和内容。她指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部分,特别强调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招标投标制度是一项靠竞争择优的竞争性政策,也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必须要在完善中发挥更大作用。她表示,此次会议参会人数是中招协历次交流会中最多的一次,为了给会员单位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会议除邀请政府官员、行业专家对最新制度建设情况和行业热点进行介绍外,还根据会前对会员单位的调研遴选出六个交流主题,希望帮助大家更好了解招标投标领域最前沿的政策动向、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学习交流企业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拓宽发展空间。任珑会长指出,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招标投标行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为新时代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努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大会报告环节,何瑞琦处长介绍了《招标投标法》修订及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最新情况。江军学组长介绍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相关情况。国信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荆贵锁对招标投标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石国虎副会长对中招协已开展的“招标采购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评价制度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说明。四位报告人还和参会代表进行了互动,现场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在大会交流研讨环节,六家会员单位参会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物资部副主任陈灵欣、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卫东、北京筑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建文、北京北咨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振全、天和国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俊莉、北京中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BIM中心总经理李东海围绕企业开拓创新和转型升级进行了交流,分别就现代(智慧)供应链、人才强企、数字化技术、招标代理业务多元化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机构转型实践、BIM技术应用做主题发言,分享了公司的创新做法和经验心得,并回答了代表提问。

    参会代表对会议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大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干货满满,不但及时回应了业界关切,启发了工作思路,也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共识,坚定了发展信心。大家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主动作为,并以此次会议为新契机,对标先进,加快创新,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石国虎副会长做大会总结,他指出,此次会议的交流和分享使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发展,不进则退,完善制度、接受并学习新技术、加快转型升级非常重要且迫切。尽管外部环境时刻在变,但做好项目、服务好客户是永恒不变的,新的竞争环境下,要将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更加重视新模式、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他表示,中招协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继续为会员单位搭好台、服好务,努力开创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最后,他对江西省咨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为会议成功召开提供的周到安排和优质服务表示衷心感谢。

 

 

 

主题演讲

 


 

《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介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专家咨询组组长  江军学

 

   一、 背景

 

    930,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函件,就《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公布,主要基于四方面的背景和原因:一是积极响应国家“放管服”改革;二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三是重点针对中央巡视组在各项巡视中发现的招标投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及时回应业内外关于招标投标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的关切,积极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改革,加强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监管,严厉打击招标投标环节违法违规问题,切实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二、招标投标的基本评估

 

    当前,业界对招标投标制度在认识上存在着多种观点,主流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招标投标制度方向是正确的,成果是明显的,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规范建筑市场行为、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问题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当前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招标人主体责任缺失,以及串通投标、弄虚作假违法违规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对制度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

 

    三、招投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招投标领域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招标环节中的虚假招标、投标环节中的围标串标、评标环节中的不客观公正评标、签约环节中的黑白合同以及招标人主体责任缺失等。

    分析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现有国有投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导致多种弊端难以根除;二是现行监督管理体制存在不足,致使行政监督难以真正落实到位;三是市场信用机制初建,尚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市场诚信氛围尚未充分形成,信用机制的制约力也未达到预期效果;四是招标人主体责任难以落实,削弱了招标主体管理的效能和积极性;五是现行评标委员会制度存在缺陷,评审难以实现客观公正;六是招标投标项目的巨大利益诱惑,使得公权力的行使面临着巨大的廉政风险。

 

    四、招投标改革之路

 

    当前,招投标的改革已经被政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招标投标改革的推进和制度的完善,需要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规范和引导下,团结业界各方力量,通过正视问题,深究根源,共商对策,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并主动发力,真正实现“以改革求发展,以行业求共进”之目标。

    具体来说,从改革路径到改革目标有三个主要的突破口:体制层面,建立政府投资建设管理和招标主体责任制;机制层面,建立信用机制和价格机制;技术层面,推进网络电子智能化招标。

 

    五、招投标改革主要举措

 

    《征求意见稿》从夯实招标人的权责、优化评标方法、加强招标投标过程监管、优化招标投标市场环境、强化保障措施五个方面对加强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监管提出了意见。综合来看,《征求意见稿》从以下十个方面传递出了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招标投标的改革思路和主要举措:

    (一)推行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管理方式;(二)落实招标人首要责任,实现责权利一致;(三)完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建立诚信守法的市场保障制度;(四)加快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健全平等竞争保险机制;(五)强化信息公开力度,鼓励各方监督;(六)推动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七)探索推进评定分离方法,优化评标定标;(八)推行电子招标,实现全过程全覆盖网络信息化;(九)强化合同履约监管,做实招

标成果;(十)畅通投诉渠道,规范投诉行为。

    《征求意见稿》全文折射出了我国招标投标改革的四大明确取向:一是市场理念,即改革一定要树立正确市场理念、符合市场基本规律;二是国际视野,即改革既要立足中国,更要放眼世界,主动对标国际通用采购标准;三是网络信息,即改革要顺应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向“互联网+”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四是创新发展,要注重创新,以高质量创新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以上仅是个人对招标投标现状以及《征求意见稿》的初浅分析,最终还是要以政府主管部门正式出台的文件和解读为准。(本刊编辑部根据发言材料和现场录音摘编整理)

 

 

招标投标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国信招标集团高级副总裁  荆贵锁

 

    一、招标投标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法律制度完善、各方主体认识加深、各类实践应用普及,招标投标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中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机电产品进口、国有企业经营性采购等领域得到了充分、广泛的运用,采用招标投标方式达成的交易金额总量巨大,并呈现连年攀升的总体势头。

    随着国家陆续取消招标代理机构的资格认定,招标代理机构的准入门槛被正式拆除,进入全面开放竞争的新阶段。一大批新的机构陆续进入招标代理市场,机构数量快速增长。从影响行业竞争结构的主要因素方面看,现有企业竞争加剧,新进入者持续涌入,人才队伍打造面临困难,技术和服务创新引发替代性变革,客户选择和议价能力提升。受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影响,招标代理服务行业自身发展和竞争格局已经进入更为开放、激烈和动荡的新阶段。总体来看,招标代理这类特定的专业化服务,在其产品生命周期中已全面进入成熟期,其中以简单程序化业务为主的传统招标代理业务甚至已进入衰退期。

 

    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整体形势分析

    政府从事前监管向事中和事后监管转变。在宏观环境层面,PPP膨胀期已过,正在回归理性,PPP招标市场收紧趋势明显;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即将进入成长期,咨询业务大变革时代即将到来;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发展阶段的转变,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对招标投标业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将衍生出各类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招标投标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

    (二)市场动向分析

    新的宏观环境下,招标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评价标准、技术要求和综合能力等提出了新期望和新要求。一是评价标准向业务经验、技术水平和业界口碑等软实力方面倾斜。二是从传统的招标代理向工程技术、招标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法务咨询、财务分析等高精专综合性咨询服务转型升级日益紧迫。三是在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招标代理机构需要积极发掘和迎合国际市场需求,更加突出国际化和专业化能力。

   (三)主要影响分析

    对于小中型招标代理机构来说,资质取消后,市场竞争机会更加公平,但也更趋激烈。对于大型综合性招标代理机构来说,新形势下可能会面临业务数量和收益双向下降的局面,需要深入分析行业发展形势和新技术要求,在组织架构、市场开发、人员培养、绩效考核和业务发展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实现多元化发展。对于国企系统内部设立的大型专业性招标代理机构来说,环境对其系统内的业务影响有限,但对系统外的业务影响较大,故应进一步降低对集团的生存依赖,调整经营方向,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行业发展新要求。

    (四)相关对策与建议拓展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水平将是招标代理机构转型的方向。招标代理机构应逐步地由重程序、轻专业的低层次的程序服务,向以依法合规为根基,重专业、重价值的高阶层次的技术咨询服务转变。以依法合规、专业服务、优质高效为发展基石,逐步延长服务链,探索招标采购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向多元素、多方向的集团化综合性咨询机构发展。

    在发展方向上,招标代理机构应以招标业务为基础,向前延伸至工程前期咨询,向后延伸至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和后评价等业务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应加快培养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人力资源质的飞跃;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放眼全球,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软硬件升级,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全面加快信息化进程,重视业务向电子化转型,实现业务和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

    在发展路径上,招标代理机构需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升级之路,在发展战略、人力管理、技术创新、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等方面探索可行的发展路径。总体原则应把握自己的基础条件、服务领域和地域、比较优势等,科学合理确定企业市场定位和发展目标,在适应行业新特征的同时,挖掘企业招标代理服务增值点,追求自身的竞争优势。最终形成全行业创新发展新局面和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格局。(本刊编辑部根据发言材料和现场录音摘编整理)

 

 

 

招标采购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评价制度情况介绍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副会长  石国虎

 

    一、概念:招标采购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中招协20198月印发的《招标采购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第一条对招标采购从业人员(简称“招采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评价的目的、概念进行了说明,指出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具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合同管理专业知识并具有招标采购的专业工作经验。第三条规定,依据招采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知识、实际招标采购专业工作经验等职业素养,对招采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能力评价(简称“能力评价”)。第四条强调,招采人员的能力评价遵循从业人员自愿参与评价,能力评价结果市场主体自愿选择使用的原则。

 

    二、方式:怎样评价招采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暂行办法》第五条对评价方式进行了规定,即能力评价工作采用网上测试、网上评审的方式,将招采人员按能力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

    其中,初级和中级能力评价注重考核专业基础知识和实务能力。高级招采人员则更强调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业绩水平,突出参评人员在行业发展中的创新引领作用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暂行办法》第九条对招采人员的报名条件、能力评价方式、测试科目或评审内容进行了规定,招采人员可根据自身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级别能力参与评价。原持有《招标师职业水平证书》和《招标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可按规定直接申请中级招采人员。同时强调,参评人员的学历、工作年限项目业绩及有关学术方面的成果实行参考(评)人员承诺制,项目业绩及有关学术方面的成果应经所在单位同意。学历、工作年限、项目业绩及有关学术方面的成果均接受网上公开监督。

 

    三、内容:招采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评价内容

 

    招采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注重实务经验(项目业绩)与专业理论测试相结合。在专业理论测试方面,共设四门考试科目。其中,科目1《招标采购法律法规》与科目2《招标采购专业实务》为初级、中级招采人员必考内容;科目3《招标采购合同管理》与科目4《招标采购项目管理》为中级招采人员必考内容、初级招采人员学习内容。

 

    四、理由:为什么要建立招采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评价制度

 

    第一,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需要。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部分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第二,政策和监管需要。在当前国家取消行政许可(资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府监管由事前监管改为事中事后监督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对招标采购从业人员的从业标准、行为准则有一个判断标准。

    第三,招标采购行业发展的需要。首先,能力评价制度是招采人员的从业标准和从业行为准则。其次,行业发展要求招采人员应向具备懂法规、明合同、会算账、晓收益四方面能力的项目管理复合型人才发展。再次,在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采购的形势下,招标采购职业应真正回归“招标采购方案策划”“合同管理”的本质。

    第四,国家倡导和鼓励对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需要。201716,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改革方案的通知》,提出“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分类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更多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在人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2017912,人社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鼓励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201864,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逐步建立由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水平评价的职业资格制度”。同时,人社部对行业协会、学会组织开展人才能力评价工作也提出了要求,规定“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

 

    五、安排:招采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评价的安排

 

    今年下半年,中招协将会陆续开展能力评价有关准备工作,制定评价标准、建立相应级别的评价题库以及开发网上评价系统等。根据相关工作安排,首先是接受持原有招标师证书人员申请“中级能力评价证书”的工作。2020年上半年,开展初级能力评价工作;2020年下半年,开展中级能力评价工作。2021年,预计将组织开展高级能力的评审工作。具体情况请大家关注中招协官网的消息。(本刊编辑部根据发言材料和现场录音摘编整理)

 

 

经验交流

 

 

招标采购管理向现代(智慧)供应链发展的实践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物资部副主任  陈灵欣

 

    一、积极实践,探索集中采购发展模式

 

    国家电网公司自2005 年以来在央企率先开展两级招标服务,构建“集中、统一、精益、高效”集中采购管理体系,树立“质量优先、价格合理、诚信共赢”采购理念,打造“公平公正、规范诚信”招标品牌,探索了一条从分散到集约、从粗放到精益、从单一采购向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之路。

    一是优化业务运作机制。建立“一级平台运行、两级招标服务、三级职能保障、四级物资供应”的集团化物资管理运作机制,集团内所有采购活动在统一平台开展,推行“总部直接组织实施”和“总部统一组织监控、省公司具体实施”两种采购模式,供应链业务实行三级职能管理。

    二是健全采购标准支撑。大力推进采购标准化,统一分类编码、型号种类、技术参数、技术接口、技术规范,累计发布3860万字采购标准,形成国内最大的电工装备采购技术标准库。深入分析采购大数据,大力推动标准物料精简优化,电网标准物料从2010年的7万种压减至6000种。

    三是深化业务电子化应用。建成以电子商务平台(ECP)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为主,主数据平台、辅助决策系统等为支撑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业务环节全面贯通。参与起草《电子招标投标办法》,采购全流程实行电子化单轨制,向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传输有效数据量居全国各类市场主体之首,实现“流程统一、操作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严格供应商关系管理。在采购源头,把好供应商入口关。在合同履约环节,全面实施供应商绩效评价,严格供应商不良行为处理。全方位收集供应商及设备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数据信息,开展大数据分析,实施供应商分级分类管理,定期发布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推动形成“重质量、讲诚信”的良好风尚。

 

    二、泛在物联,打造现代(智慧)供应链

 

    国家电网公司2019年提出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打造泛在电力物联网,落实到采购及供应链领域,就是要打造现代(智慧)供应链。

    一是构建“五化”供应链体系。构建以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三大业务链为核心,内外高效协同、智慧运营的国网特色“五化”现代供应链

体系,即智能采购电子化、数字物流网络化、全景质控可视化、内外协同便捷化、运营中心智慧化。

    二是打造“5E”供应链平台。打造以“5E”为支撑的供应链平台(电子商务平台EC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EIP、智慧运营中心ECIO、掌上应用“e物资”),加快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实现供应链“数据一个源”,由“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提升。

 

     三是创新驱动,实施全流程智能采购

 

    智能采购以采购全流程为主线,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从计划申报到采购完成全业务智能应用。

    一是智能招标,采购全面提速。应用项目储备、投资计划等信息,构建物资需求计划储备库,实现采购计划由被动接收向主动提醒转变;通过结构化

关键要点,自动筛查采购计划的批次范围、数量、概算单价、交货期等关键点,实现采购计划及招标文件智能审查。

    二是智能投标,文件一键生成。构建全方位供应商资质业绩库,根据供应商中标及履约情况自动更新。供应商每次根据不同项目可生成多个资质业绩凭证,同时支持多个标包投标文件批量维护、历史项目投标数据智能调用,实现投标文件一键生成、智能提报。

    三是智能评标,量化辅助打分。将技术参数、试验报告、运行绩效和资质业绩等信息客观量化,应用人工智能自动判定投标超限价、税率差异、不良行为等否决要素,自动提示投标人的历史评审情况,自动关联运行绩效评价,自动比对技术参数、试验报告和资质业绩等关键参数,协助专家高效、客观、公正评审。内置在线自动授标模块,自动推荐多个项目的中标候选人排序,实现采购全流程线上管控。

    四是智能专家,评审更加高效。评标专家信息与ERP 人资模块集成,实现人员信息的智能比对、自动更新。建立专家库各专业等级定额标准,持续优化专家库结构。开展评标专家抽取方案智能校验,合理确定评标专家组成,提升专家资源使用效率。

    五是智能监督,风险在线管控。封闭评标,全程监控,运用智能设备,构建评标现场人机感知系统,实现身份自动甄别、活动轨迹自动记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业务开展智能监控,动态监测73项业务关键点合规性,做到关键节点事前提示、核心业务全面监控、重大风险实时预警、违规行为及时纠偏。(本刊编辑部根据发言材料和现场录音摘编整理)

 

 

 

以人才强企推动工程咨询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杨卫东

 

 

    一、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性

 

    工程咨询业是智力密集型高层次服务行业,作为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行业,市场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始终是第一资源。于国家,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于企业,优秀人才就是未来。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应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人才,并且在不断前进中持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励企业人员创新创造。

 

    二、咨询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咨询企业主要需要两类人才,一类是思想、纪律、工作、作风皆过硬的高端决策管理人才。这类人才是企业前进的“火车头”,是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另一类是储备业务人才。作为智力密集型高层次服务企业,高素质业务人才的储备是企业保持活力的源泉。归根结底,未来工程咨询企业乃至行业,需要的是具备强烈责任意识、高尚职业道德、积极工作态度、过硬心理素质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

 

    企业需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牢记人才始终是第一资源,努力使人才各尽其能。企业管理人员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高素质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人才各尽其能,方能实现企业乃至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采用“市场拓展、产品孵化、新员工培养”三结合的模式,积极培养企业后备人才力量。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措施。在选拔人才上,不仅仅考虑学历、职称,更注重素质、能力、态度等。真正引进和选拔出道德品质高尚、有能力、有才干、

业绩出色、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一方面通过校园招聘储备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社会招聘招揽精英。

    二是全方位实行培养方案。一方面,时刻关注年轻人才发展。针对校招人才,公司启动管理培训生计划,实行四级导师带教制度(高管团队引路、直属上级工作指导、前辈同事引领、同龄人才陪伴)。另一方面,注重提升高端人才综合能力。对于企业现有中高层管理人才,通过压担子、业务培训、参与公司课题研究、技术研发等途径,持续提升综合能力,增强对现有岗位的胜任力。同时,培养其经营管理能力,从业务群体中多角度选拔,鼓励带领团队、参与业务创收。

    三是多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一是高端人才专属培训。定期安排高端管理人才参加外部培训和行业高端管理培训课程等。二是业务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通过举办系列素质、业务培训课程,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三是校招人才入职培训。针对每年度新进校招人才,制定系统的入职培训课程。通过相关培训宣讲,助力年轻人才顺利度过试用期,达到岗位工作标准,为公司持续不断输入新鲜血液。

    2.落实人才考核机制

    制定正确的考核标准,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和保证公正的考核主体。秉承“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制度化”的考核原则。

    在业务人才考核机制上,坚持“分级制定、有所侧重、力求精准”的原则,通过转正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等措施,在德、能、勤、绩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把工作业绩作为考核的首要依据,为选拔后备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在校招人才考核机制上,通过制定系统性的考核制度,致力于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对校园招聘高素质人才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进行评价。根据每位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多方面全方位评分评级,为淘汰、转岗后备人才提供依据,为定酬提供参考,为公司下一步培养计划提供思路与方向。此外,校招人才在试用期结束确定岗位时,需进行定岗答辩。

    3.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在一定的薪酬激励的前提下,应采用相应的精神激励方式,如提供能满足个人成长需求的培训激励措施、提供切实可实现的晋升激励办法、满足个人荣誉的激励措施等。没有行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不可能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但只讲精神激励,不讲物质激励,也会打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想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必须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在尽量满足人才物质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其各种精神需求,以人为本和做好服务工作,使人才尽显其才,为企业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体会

 

    一是树立人才强则企业强的理念;二是人才培育是企业长期的目标;三是创新是优秀人才的基础;四是激励机制由自身价值决定;五是形成企业与人才的精神契约。(本刊编辑部根据发言材料和现场录音摘编整理)

 

 

 

数字化技术对电子招标投标的影响及应用

 

北京筑龙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孙建文

 

    当下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电子招标投标行业服务的两大对象——政府和企业出于其自身需求,分别提出了数字政府战略和企业数字化战略,招标采购行业应与时俱进,加快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数字技术对电子招标投标的影响包含两个方面:技术和行业。

 

    一、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应用是招标采购的必经之路

 

    针对全流程电子化仍然存在的问题,数字技术可以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这里的数字技术包含大数据、区块链、智能监督网络等。

    (一)围标串标解决之道——围标串标识别

    运用大数据技术,将时间维度拉长,对于投标企业围标串标的识别,除借助于制作标书的硬件信息识别异常个体关系外,还可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引入挖掘企业的历史共同投标关系、企业的中标情况、企业与项目的特征集中度等数据关系,建立围标串标企业群体识别模型,完成对异常群体的精准识别。

    (二)评标专家不公、不专解决之道——智能评标

    运用智能评标系统——智能提示+智慧清标,可以解决当前专家评审制存在的专家不够、专家不专、专家不公等问题。在当前数据越来越多、算法越跑越准确的情况下,机器基于无数条历史纪录给出的结论会比人为的判断更加准确。

    (三)企业物料(材料)管理解决之道——智能物料(材料)

    智能物料管理为企业物料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之道,正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监管不力解决之道——智慧监管

    为突破监管体制现状,企业开发了业务监督+音视频在线监督+大数据监督+区块链监督体系。一是交易业务监督。交易过程全程留痕,在各个流程环节中设置监控点,以“待办事项”为任务导向,使“人找事”转化为“事找人”。二是音视频监督。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做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全过程可视化,音视频管理档案化,实现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三是大数据监督。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为行政监督部门和市场主体提供大数据服务,助力实现科学、精准、高效的智能化监督。四是区块链监督。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交易流程中电子数据易变、易篡改、易丢失等难题,保障交易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未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而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区块链有望构建起招标采购新生态。

 

    二、行业——数字化技术驱动回归商业的本质

 

    (一)电子招标投标已成为一个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大约有1000~2000个交易平台,如果按每平台每年平均投入500万元计算,那么全国每年用于电子招标投标的投入大概为5~10亿元。

    (二)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当前,电子招标投标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多数企业的目标已从“活得好”转变为“活下去”。电子招标投标行业虽然是新兴行业,但缺乏健康持续的商业模式,行业中的软件企业人均产出不高,技术革新能力不强,尤其是难以招得起、留得住高技术人才,需要在未来发展中加以改进完善。

    (三)行业不可忽视的危机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为电子招标投标行业发展规划了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径。当前,市场化的进程已进行了一轮,但多数人只关注到行业自身的发展,缺乏更广的外部视角,这是危机之所在。2019年,互联网行业领军企业纷纷从BtoC转向BtoBBtoG。照此趋势发展,不仅仅电子招标投标行业,几乎所有的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运维企业,都将成为华为、腾讯、阿里、京东等顶部企业的“生态合作伙伴”。这已不只是企业与企业间的较量,更是技术层面以及整个信息化软件生态的较量。未来的竞争将是全面性的竞争——顶部企业不仅会占领市场份额,还会不断聚拢业务、资源、人才。

    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数字化技术武装的平台,被“清场”将是大概率事件。

    (四)电子招标投标行业将从定制

    开发转向SaaS平台服务电子招标投标行业未来的市场机会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各平台及其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将存量市场变为增量市场。同时,要加快从成本中心向经营中心转型,进一步节约成本、提升效率。

    未来,电子招标投标将在数字化技术驱动下,实现软件企业向大数据企业的转型;实现信息系统开发商向信息内容提供商的转型;实现项目定制开发向提供SaaS平台服务的转型。那些专注于某一领域、持续拓宽“护城河”的企业,将有更大可能安然“过冬”。(本刊编辑部根据发言材料和现场录音摘编整理)

 

 

 

谈新时代招标代理业务拓展的具体思路

 

北京北咨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振全

 

 

    一、新时代咨询行业发展主要特征

 

    新时代咨询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咨询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监管改革与法律体系优化调整,项目管理与全过程咨询融合发展,信息化及新技术推动业态变革。

    招标活动具有强制性、缔约性、程序性、时效性、竞争性五个固有本质,在实现项目管理策划、营造协同管理局面、实现多维全方位项目管理等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以招标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近年来,北咨项目管理公司通过以北京园博园工程、政务服务中心工程、天坛医院迁建工程、雄安医院建设工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典型项目实践,摸索出以招标合约管理为手段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业务特色。

    具体而言,就是在项目管理业务开展中,充分展现招标活动固有本质与内在特性,牢牢抓住招标采购这个关键环节,强化招标策划,将项目管理思想及对各参建单位的精细化管控要求,通过招标缔约方式纳入合同条件。过程中结合项目特点,按照对各参建单位的要求和需要,通过巧妙设计招标过程文件,有针对性地提升招标优选的质量,从而使得履约品质大幅提升。通过深度挖掘招标代理机构服务项目法人(招标人)潜能,使得参与公司项目的招标代理机构在业务能力与范围上得到拓展,从而形成新业务特色。

 

    三、业务拓展的具体思路

 

    1.向合同咨询拓展

    在项目建设程序中,招投标作为承上启下重要环节,其面向参建单位的缔约过程涵盖了项目所有工作内容。基于此,作为代理业务重要工作成果之一的中标合同有着丰富价值内涵。例如,在某政府投资大型公立医院项目中,根据我们提出的管理要求,代理业务从程序、实体两层面实现了面向合同咨询的业务拓展:在程序方面,招标代理机构针对项目前期咨询缔约过程提供了竞争性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实体方面,提供了各类建设法律法规咨询,政策性文件查询、解读与分析,为后期卒子各类合同变更、谈判和签约及协助处置争议等提供服务。

    2.向项目管理拓展

    各参建单位围绕项目法人协同管理平台的形成是确保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打造基于合同约束的管控体系是招标业务面向项目管理拓展的思想基础。对于招标代理机构来说,不仅要组织完成单次招投标交易,更要为项目提供更为丰富的全过程管理伴随服务。在上述大型医院项目中,我们向招标代理机构提出向招标策划、缔约伴随、履约管理三阶段拓展服务的要求:在招标策划阶段,要求其提供招标总体策划咨询、合约规划咨询、协助项目管理团队研究建设目标实现的可行性,以及开展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类招标前准备工作咨询等;在缔约伴随阶段,协助我方团队开展面向全过程项目管理的过程文件编制咨询,提供各参建单位建设管理制度咨询、伴随服务咨询、履约内容咨询,以及项目管理风险识别与应对咨询等;在履约管理阶段,提供针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重要参建单位履约评价服务,以及项目招标后评价服务等。

    3.向确保优选拓展

    以工程建设项目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等管控目标为导向,确保实现优选定制过程,即充分满足项目实际需要,全方位考虑管理诉求,力求缔约诉求最优化、投标响应最优化及履约质量最优化。在公司政府投资项目实践中,我们要求招标代理机构通过巧妙设计评标办法,从人员、事项、目标三个维度向确保优选方面拓展:其中针对人员维度,确保中标团队组织机构最为合理,提供投标人人员组织方案的咨询;针对事项维度,为确保投标履约事项响应最为彻底,过程中要求招标代理与项目管理团队共同研究履约事项;针对目标维度,确保建设目标技术方案实现最科学,过程中招标代理与项目管理团队共同研究投标技术要求和评审方案要点等。

    4.向业务信息化拓展

    积极探索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业务系统,以应对信息化挑战。建设企业高效治理的业务管控平台系统,打造数据与知识平台,积极构建市场数据库系统、咨询知识数据库系统等。加速高端智库转型进程,着力提供反映市场发展动态的宏观咨询服务。建立通用数据标准,提供市场交易的决策分析服务,积极开展评价服务,观测卖方垄断、恶性竞争、失信违法等不良动态,促进市场交易良性发展。总体看,招标代理机构要结合项目管理需要,通过信息手段强化三方面能力:即针对项目法人的辅助项目管理能力、针对项目法人的信息咨询服务能力、针对代理业务的企业后台知识库资源推送能力。

(本刊编辑部根据发言材料和现场录音摘编整理)

 

 

 

招标代理机构向综合性全过程工程咨询机构转型实践探索

 

天和国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俊莉

 

    一、围绕全过程项目管理理念,提前夯实全咨基础

 

    天和国咨集团在成立初期即组织开展了IPMP、总承包项目管理培训与认证工作,企业近年来在全咨领域能够快速转型,得益于多年来在投资咨询、招标采购、工程咨询、造价咨询、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夯实发展基础。2014年以来,借助国家大力推进PPP 模式的发展契机,企业率先发力PPP项目咨询,PPP咨询业务很快拓展了市场,得到了客户好评,并迅速成为精品咨询服务品牌。

    在项目管理领域,公司通过汇集一批熟悉国际项目管理的专家、精英,并广泛参与诸多国际项目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全过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经验,为后续开展综合性、跨阶段、一体化的全咨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鼓励发展全咨为契机,推动企业整合转型

 

    首先,大环境变化给各单项咨询带来了新的挑战,各单项咨询业务相互融合、协同共进成为必然趋势。

    其次,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大力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

    再次,将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着力点,通过优化调整企业组织架构、大力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采取“引入+联合”相结合

的方式,更好适应市场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需求。

 

    三、先试先行,探索全咨业务的多组合服务方式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多组合的服务方式切入市场。公司根据自身优势结合需求,采用菜单式组合服务清单模式(如“招采+造价+监理”“投资咨询+招采+造价”“投资咨询+方案设计+造价+监理+项目管理”“投资咨询+方案设计+招采+造价+监理+全过程项目管理”等),供建设单位挑选,作为切入全咨的突破口。

    二是主动出击,在PPP项目中率先引入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不断延伸全咨应用领域,在全国多地连续承接了数个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项目,为规范与创新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四、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全咨业务的拓展

 

    (一)夯实专项咨询基础,在创新发展中求突破

    不断推进投资咨询、招标采购、造价、监理、项目管理等各专项咨询的固本夯实,与新技术、新需求接轨,力求达到“专、精、新”;坚持内部融合,强弱项、补短板,继续强化工程设计、信息技术发展;着力发展全过程集成化管理服务模式,主动挖掘需求,创新解决思路,前伸后延,发挥综合叠加优势,寻找单项咨询与全过程工程咨询新的有效结合点。

    (二)强化服务管理体系,提升多元化与一站式服务能力

    研究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全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与服务技术标准,提升企业综合性多元化服务和系统性问题一站式整合服务能力。研究与实践并行,依托“天和国咨PPP&PM研究院”平台优势,持续探索在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服务模式、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更具多元化、专业化和定制化的全咨服务模式。积极参与政府和有关行业协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研究,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与国内高校、知名咨询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建互融,合作共赢。

    (三)提高信息化水平,丰富精细化与集成化技术措施

    通过加强学习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新工具、新方法,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打造自身的特色咨询产品。通过大力开发和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持续提升全咨服务的效率与精细化管理水平。重视项目管理应用平台的集成建设,依托集团目前在建或已投入的电子招采交易平台、造价大数据(一刊一网)、PM 可视化技术、综合信用管理平台,提高在项目管理领域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

    (四)立足东南沿海,寻求“一带一路”等国际交流合作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的大背景下,公司利用福建在东南亚的侨商资源优势,向柬埔寨、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东南亚国家提供国际项目管理及工程咨询服务,主动积累国际实务经验。通过提升跨国经营管理能力,逐步延伸出符合国际特色的咨询产品,既能够满足国内咨询市场需求,对于顺搭“一带一路”快车驶入国际咨询市场也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预期,未来开展建设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将大有可为,业界企业应在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和行业协会引领下,积极开拓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并大力参与“一带一路”国家项目咨询与项目管理,为招标代理的转型发展做出积极的探索和贡献。(本刊编辑部根据发言材料和现场录音摘编整理)

 

 

 

BIM 技术应用咨询服务实施经验介绍

 

北京中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BIM中心总经理  李东海

 

    北京中昌公司2012年开始研究BIM应用,2014年开始承接BIM技术应用项目,并大力发展基于BIM技术的全生命周期的咨询服务。在BIM应用与项目管理服务过程中,公司提出了BIM与项目管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解决了BIM应用中存在的管理不统一、标准不统一和系统不统一的问题,创建了BIM与项目管理相融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积累了丰富项目管理服务经验。

 

    一、基于BIM技术的企业发展战略

 

    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推进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BIM技术的应用已从浮躁期进入了理性期,并经历了从盲从应用到规划性应用的转变。此外,公司要加快实现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集团化发展战略,并在业务上开辟新蓝海。基于上述因素,公司将“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基于BIM技术的企业规划建设

 

    在团队建设上,公司专门成立BIM中心,在巩固核心咨询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BIM应用业务市场。以原有的管理和业务骨干为基础,努力打造懂业务、懂管理、懂BIM的复合型团队。聘请轨道交通建设和运维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为项目实施提供指导和专业的咨询。同时,投资成立软件开发公司,先后研发了CQC云工程量计算、PMP综合管理平台和IR智能大数据等软件,为BIM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在研发投入上,公司下辖北京中昌软件公司、北京广迅通网络公司、华规软件(上海)公司、广州琪智数据科技公司,致力于BIMGIS、云计算、

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的研发,并成功突破BIM模型融合、数据信息集成、模型数据标准管理等技术难关,实现BIM应用与项目管理一体化。

 

    三、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实施经验

 

    1.明确的BIM实施应用目标

    系统性应用、平台化管理、数字化交付,使其应用于设计、服务于施工、方便于运维,并能够为运维阶段提供可视化的模型和数据信息。

    2.成熟的BIM实施管理模式

    由建设单位牵头管理,BIM咨询单位提供总体咨询管理,各职能部门、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参与的BIM实施模式。

    3.先进的BIM综合管理平台

    能够集成进度、投资、安全、质量等功能系统;可将BentleyRevit等不同数据格式的BIM模型相融合,保证模型和数据不丢失;对模型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形成固定资产数据库和设备维修数据库,便于数字化移交。

    4.实用的BIM实施标准体系

    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数据标准,保证模型能够传递、信息能够传承和应用能够落地。

    5.专业的BIM实施技术团队

    公司拥有一批既精通工程管理专业又掌握BIM技术、具有综合技能的专业团队,设计、施工、运维人员齐全,善于利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工程管理咨询服务。

    6.丰富的BIM实施项目经验

    BIM技术在青岛地铁13号线的应用过程中,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节约施工工期等多个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机电系统实现装配式安装施工。本项目获得了山东省BIM应用样板工程,并被国际组织RICS评为2018BIM应用最佳优秀奖。

 

    四、基于BIM技术的未来发展规划

 

    1.服务模式拓展

    BIM技术为突破口,更新公司的经营理念,采用BIM+的服务模式:BIM+算量、BIM+造价、BIM+招标+造价、BIM+项目管理,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选择,找到双方共赢的共同点。

    2.公司转型升级

    造价咨询及招标代理业务转型为“以BIM为手段,以投资管理为核心”的全过程项目管理,实现新型业务的突破;建立CQC建模算量中心,批量算量

业务向中心转移,实现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大传统业务人员培训,加快人员业务转型,为公司BIM项目提供复合型人才。

    3.研发方向定位

    BIM应用的最大价值在运维管理阶段。通过BIM技术集成固定资产管理、维修保养管理、应急疏散管理、教育培训管理等管理系统,研发BIM与各个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为轨道交通的智慧运维和智慧交通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随着BIM、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咨询单位被跨界打击的威胁越来越明显,且PPP 项目咨询、全过程项目管理咨询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将挤占更多的咨询业务,迫使咨询公司必须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基于传统的专业优势并利用科技手段武装自己,进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将是咨询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本刊编辑部根据发言材料和现场录音摘编整理)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
官方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