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服务的本质就是行行业大德 —访四川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2025-04-26 来源:《招标采购管理》杂志2013年第5期
2012年,成立于2002年的四川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四川国际招标”)走过了自己的第一个“招标十年”。十年来,四川国际招标遵行业大德,循行业大势,借“以德为本,从我做起”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企业文化体系,向规范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方向不断迈进,在企业管理、社会公益、行业引领等方面建树频频。
近日,四川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红接受了《招标采购管理》的采访,分享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规范制度流程和塑造品牌等方面的主要做法。
以德为本,从我做起
以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职业道德和素养,促进公司良性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四川国际招标企业管理的一大特色——大力推行厚德文化,从人心处入手,在根本上用功,帮助员工以德润身,并通过员工的优质服务感动和赢得客户,帮助其实现投资成功。张红透露,企业文化的核心提炼自《道德经》中的“厚德”,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即“以德为本,从我做起”,这正切合了行业“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做了这么多年的企业,我感觉人的管理是最难的,你管得了表面和流程,却管不了他背后的想法和行为,单纯靠制度来管理人远远不够,也很难达到效果,必须结合和依靠道德、文化和精神的力量,才能对其形成有效约束,真正把人使用好、管理好,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在张红看来,兴起于西方的现代管理运行的框架大部分都是一些硬性因素(如制度、方法、流程、工具),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组织越来越复杂,硬性因素所起作用的比例在不断变化着,对管理的复杂性要求越来越高,这时就需要一个可以平衡回转的软性因素——一种基于哲学心性的文化来支撑,而这恰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所长,“厚德”更是彰显了其精华和要义。
有不少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虚的东西,只是表面文章,张红对此并不认同,她指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把人的内心调动起来,并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凝聚力,这不是光靠几句口号和几条制度就可以实现的,不是“说的时候重要、做的时候次要、忙的时候不要”,“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必须让企业所有的人都有所体验并自觉地参与实践。企业文化不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上、说在口上的,它应该实实在在地作用于员工心里,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在企业管理中,这的确是个难点。”
既然是难点,就要努力攻克。在四川国际招标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践行于诸多平常事件中:在企业的文化墙上有一棵“积极心态树”,上面写满了感恩、努力、爱等词汇,还有一幅“生命之花”图,阐述了每个生命在人际关系、家庭、事业、财富、健康五个花瓣上达成美好生活的方法,上面的词语都是企业员工自己所认同的,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每年立夏被定为“文化守护日”,公司会在这一天围绕企业文化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共同守护并践行公司文化;建立“立体成长体系”,采取“内外结合”的培训模式,定期邀请外部行业专家、管理导师及国学大师对员工进行培训,建立“内循环”的内部培训制度,从内部甄选讲师,与大家分享成长经历与工作心得,并适时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了体现对员工的尊重和关爱,公司会对年度优秀员工给予旅游度假等奖励,会为进入公司5年的员工举行元老授勋仪式,会为每年过生日的员工举办集体庆祝活动,会为路远的员工租下员工公寓并提供交通车接送 … …
在四川国际招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非赶时髦、做样子,而是真正帮助员工增知识、开智慧、育德行、升华人格。对于管理者自身,亦是如此。张红表示,管理者更要以“厚德文化”治养人生和事业,只有具有良好品德和修养的企业家,对合作伙伴才会一诺千金,对员工才能言出必行,对客户才能不折不扣 … …从而建立起个人诚信度与美誉度,助推企业品牌化。在她看来,中国儒释道文化殊途同归,讲述的都是让人回归真我、至臻至善、博爱大同的方法,这种强调人本、德治、内省的柔性管理模式,一方面能成就“乐观豁达、追求卓越、创新、德为先”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能真正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川招的企业愿景是‘让我们一起创造美好生活 ’,具体来说,就是在整个工作链条中,无论是团队成员,还是我们所接触合作的客户、主管监管部门、专家,在美好愿景的指引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达成工作目标。通过努力工作实现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享受工作的过程和带来的成就,享受被尊重,享受到友情、亲情、爱情,享受爱与被爱。”张红强调道,“调动员工内心真正认同企业文化,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服务至上、追求卓越、乐观豁达、团队精神,并在工作生活中自觉地去践行落实,我认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叫企业文化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希望努力达成的目标。”
规范流程,实练内功
以制度规范流程,确保采购环节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在坚定文化强企的同时,四川国际招标也非常注重深化服务理念、持续专业深耕,力求通过科学规范的制度流程来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这几年公司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但我们并没有片面地追求招标规模,而是将功夫更多地用在了加强内部管理和苦练内功方面。作为管理者,我深刻地体会到身上责任重大,政府、客户、社会时刻都在关注着你,因此必须要用规范的制度、科学的流程来确保招标采购的规范与专业,出不得一点差错。”张红介绍道。基于这一考虑,四川国际招标制定和完善了“分段式”管理、三级审核制、对员工定期考核和进行“工作满意度评价”等制度流程。
四川国际招标此前对采购项目实行的是“项目负责制”,一项采购任务常由承办的业务人员全面负责,效率虽高,但在监管上却难以做到全面有效控制。在经过多方调研考察后,公司于2011年开始推行“分段式”管理,将业务受理和项目操作分开,受理项目、编制招标文件、组织开评标活动和签订采购代理合同等环节分别由不同的人员负责。“说的简单点,就是关键节点控制,专业的点由专业的人把关,并形成一套彼此约束制衡机制。招投标是一个过程管理,只要把过程管理好了,把正确的人用在关键点上,后面自然会水到渠成。”张红介绍道。
为确保服务质量,四川国际招标在采购过程中积极推行“三级审核制”,即项目负责人首先对采购项目进行一级审核,随后招标采购技术负责人进行二级审核,最后由公司总工对其进行三级审核把关,三道“保险”确保将各类隐患和风险降至最低。
推行“分段式”管理和三级审核制后,四川国际招标各招标采购部门和相关采购程序做到了既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通过分权制约和组织控制,有效地防止了采购项目个人说了算和“谋取私利”等现象的发生,逐步构建起责权明晰、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招标采购朝着更为规范、优质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为提高招标采购人员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四川国际招标坚持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的内容涉及招标文件编制,对法律法规、操作流程、公司内部流程的熟悉程度等,并且考核结果直接与员工的薪酬、年终奖挂钩。此外,四川国际招标还在“分段式”管理中推行员工之间进行“工作满意度评价”,以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质量意识和大局观念。
经过十年的努力,四川国际招标现已发展成集国际招标、政府采购、中央投资项目招标、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军工项目代理以及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规范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综合性代理机构,成为四川省资质最为健全的专业代理机构之一。目前,四川国际招标已为政府机构、公共事业部门、各类企业等上千家业主单位的逾4000个项目提供了专业优质的招标代理服务。
“未来,我们将在做好招标代理基础业务的基础上,围绕‘投资’为龙头的产业链的服务,不断谋求自身的转型突破,优化服务平台,升级软硬件环境,为投资采购链上的各方提供更广阔的服务空间,力争成为一家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张红表示道。
外树形象,打造品牌
以优质服务和高度社会责任感,铸就企业品牌
在四川国际招标人眼中,招标工作的最高追求是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帮助别人成功,因帮助别人而得到认可,促使自己成功;同时不倨傲自大,时刻做到厚德行健,围绕客户需求打造共赢平台,为其提供专业、优质、个性化的服务,努力成就各方愿望,帮助拟投资者和企业成功,帮助商家成长。四川国际招标人认为,客户责任托付,招标人就应服务至上,服务好客户就是行行业大德,企业唯有遵从这一行业大德,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才能打造出自身的强大品牌。
2009年6月1日,四川国际招标接受上海对口支援灾后重建都江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接了教育支撑骨干体系和公共设施支撑的配套设备采购招标代理工作。为服务好客户,帮助灾后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公司在第一时间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针对时间紧、任务重、品质安全要求高的项目特色,从前期的招标方案定制到项目代理后期的协同服务,项目组坚持提供7×16小时即时、周到、专业的服务。在历时一年多的灾后援建代理工作中,四川国际招标人全情投入,忘我工作,不计利润,不怕辛苦,秉企业品德,遵行业大德,行社会公德,用专业的服务成就各方愿望,为当地24所中小学成功代理了总投资1.54亿元的40个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3亿元,节资率16.4%,受益学生达2.7万名,占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学校的47%;同时,川招还为都江堰新闻中心、档案馆等单位成功采购到多媒体会议系统、三网一库硬件系统等相关设备,为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和公共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亲历该代理过程的一位员工感叹道,“这次‘拉练’让我明白了什么才叫真正的倾情代理。”
一个企业要赢得尊重,打响品牌,就不能只顾自己埋头发展,只求服务好自身的客户,更要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完成“大我”的塑造,努力回馈社会。“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不容推卸,行业的正能量更需要每一位从业者去扬升!”张红阐述道。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张红带领公司党员、团员及员工坚守工作岗位,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积极组织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除第一时间组织物资赈灾外,又于5月28日至30日再次兵分两路,前往德阳、绵阳、广元、江油等灾区的企业、机关单位和学校慰问,为当地灾民送去了物质援助和精神慰藉。
难怪当东汽(德阳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新厂区落成开业时,在感谢信中由衷抒怀道:“有一种温暖叫雪中送炭,有一种伟大叫大爱无疆,有一种崇高叫舍己为人,天地有真情,最重患难时。全体东汽人对你们的大力援助将铭记在心,感谢于怀。东汽感谢您!”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为在第一时间帮助受灾同胞“重建美好人生,拥抱阳光生活”,四川国际招标人一方面为灾区同胞祈福,一方面立即成立了“4·20抗震救灾工作小组”,积极展开系列赈灾工作——4月22日,公司发起爱心募捐;4月24日,公司及时将指挥帐篷运送到抗震指挥部;4月25日,张红总经理亲自带队,深入灾区天全县,将帐篷、棉被、杀虫剂和消毒剂等物资分别送到最需要的老场乡、鱼泉乡及天全县疾病控制中心… …目前,企业第一批捐赠价值近10万元的物资已陆续发送到灾民手中,并且系列赈灾重建工作仍在高效持续地开展着。
2012年,四川国际招标发起“廉政教育进校园——《弟子规》大型校园捐赠公益活动”,向省内数十所学校赠送了数万册国学启蒙读本《弟子规》,传递出企业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对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的关心。张红认为,爱心捐助,传递的是爱心,播下的是种子,营造的是希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四川国际招标人希望孩子们在优秀书籍的影响下,未来能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德才兼备之人。
基于企业在服务客户、回馈社会上的突出表现,四川国际招标近年来先后赢得了“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内招标机构”、“中国最具社会责任感招标代理机构”、“诚信创优5A先进单位”、“中国招投标行业30年杰出企业”、“中国最受业主尊敬的招标代理机构”等殊荣。这正是“厚德载物”后万物的回报,行行业大德后行业的回馈,四川国际招标也借此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打造出知名度、美誉度俱佳的企业品牌。
面对成绩与荣誉,张红保持着一贯的低调与清醒,她认为企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地位,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招投标各方的关爱支持,“招标行业发展到现在,正面临一个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这不仅是对我们,也是对全行业提出的重要课题。企业是行业的最小单元,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推动,我希望我们在企业管理上的实践能对行业有所启发和借鉴,推动其更好地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我们呼唤建立一种开拓创新、诚实守信、积极向上、成人达己的行业文化,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只有这样,行业才能获得持续健康发展,这才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因为只有大家都好才会真的好,只有形成共识的价值观,行业才会成为一个美好的、受尊重的行业。这也是我们倡导一起创造美好生活这一愿景的初衷!”